昨天,献县淮镇安庄村又推出教育惠民新举措,对今后取得博士、硕士学位及考入“双一流”大学的本村学生给予3000元至10000元奖励。据了解,这个只有533户、1957人的小村庄是远近闻名的“学霸村”,10年来走出8名博士、20名硕士和130名本科生。
(相关资料图)
最近,安庄村建了一个文化公园,取名“学子园”。“学子园”内有几面“学霸墙”,墙上写满了本村大学生的姓名、高校信息,其中不乏国内外名校。村民赵松利指着“学霸墙”上的名字,骄傲地说:“我们村不比谁家有钱,而是比谁家更重视教育。”
“学霸墙”挨着村口,距离村小学比较近,学生们每天放学回家时都能看到。很多外村村民也专程带孩子来参观。“我们希望激励更多孩子成才。”安庄村党支部书记刘万敏说。
据了解,安庄村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较早富裕起来的村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村有130多家铸造企业,当时效益很好。那些年,很多家庭不太重视教育,孩子们早早地辍学去打工。”刘万敏介绍,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企业只剩下20多家。眼看着一家家企业被淘汰,村民们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和眼界的重要性。
2009年,刘万敏开始担任安庄村党支部书记。他带头为学子发放助学金、奖学金,表彰本村优秀教师,时时处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2015年,安庄村成立助学基金会,组织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子。去年,安庄村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打造“学子园”,让优秀学子荣登“学霸墙”……
就这样,尊师重教在村里蔚然成风。“我们村家家都有‘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的劲头儿,千方百计供孩子读书。孩子们不比吃穿,只比学习、比担当。正因为有这样的风气,我们村才成了‘学霸村’。”在安庄小学任教20多年的刘万年说。
村民安泽湖家有4个孩子,老大是南开大学的博士,带动弟弟妹妹相继考上华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安泽跃家出了两个硕士,大儿子毕业于北京大学,小儿子毕业于法国的巴黎大学……
刘万敏说,村里走出的大学生也是安庄村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上了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可以反哺家乡,更好地助力家乡发展。
(记者 李圣哲 苏少静 代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