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华网上海7月11日电(记者 董雪 佘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自然教育”为主题的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8日在广州开幕。本次大会另设外地专题分论坛,其中,上海专题分论坛以“零碳时代与自然教育空间设计”为主题,在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举办。
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上海专题分论坛现场新华网发(受访单位供图)
论坛上,近10位专家学者围绕《自然教育认知论与本质论的思考》、《零碳时代与自然教育空间设计实践》、《环境问题观察与自然教育空间》等主题展开汇报。
上海市生态学学会、上海市自然教育总校副校长达良俊从理论角度阐释了当前的环境现状及挑战。“教育引导人们走向‘至善’,善待生灵万物,充分感知、思考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恢复的意义。”达良俊教授呼吁自然教育应从教室走到自然、从“教书”走向“育人”。
论坛现场,两场圆桌对话进行。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如何借助自然教育空间的全过程设计,更好地展现和传播自然教育理念、思想、技术,以及聚焦自然教育空间的策划、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环节中的不足建言献策,从不同专业角度,为提升自然教育空间设计品质和内涵,促进全域、全民自然教育交流进行探讨。
记者注意到,这次分论坛在上海市普陀区桃浦智创城东部拓区内的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举办,这幢建筑正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写照,也是自然教育的生动教材。
本次专题分论坛召集人上海建工园林集团总工程师、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志华介绍,这幢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办公楼,被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评为零能耗建筑,是上海市最大的单体零能耗建筑。以大楼的节电设计为例,大楼的外立面和楼顶安装了光伏板,首年发电量预估为48万度。不仅能实现用电自给自足,还有部分余电可以接入市政电网,补给当地的用电。
“自然教育,芬芳桃李。”本次分论坛负责人表示,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上海专题分论坛落地普陀区桃浦李子园,将为促进上海自然教育事业发展,助力普陀区桃浦智创城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参与采写:李涵非)